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小戶嫁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小戶嫁

病名。出自《醫宗寶鑑·婦科心法要訣》,為婦科病症之一,又稱「小戶嫁痛」。此症主要指女性陰戶或外陰部位出現疼痛不適之症狀,多因局部氣血運行失調,或外邪侵襲所致。

病因病機

中醫認為,小戶嫁痛之形成,與以下因素密切相關:

  1. 肝經鬱熱:肝主疏泄,其經脈繞陰器。若情志不暢,肝氣鬱結,久而化熱,下注陰戶,可致局部氣血壅滯而發疼痛。
  2. 濕熱下注:飲食不節,脾胃運化失常,濕熱內生,流注下焦,浸漬陰部,導致氣血不暢而痛。
  3. 衝任失調:衝任二脈主司女性生殖機能。若衝任虛損,或受寒熱之邪侵擾,易致陰部氣血失和,引發疼痛。
  4. 外傷或房事不節:局部受損,或房事過度,損傷陰戶經絡,氣血瘀滯,不通則痛。

臨床表現

患者常見外陰或陰戶部疼痛,或灼熱刺痛,或脹痛不適,可能伴隨局部紅腫、分泌物異常等。其痛感可於行走、坐臥或房事時加劇。

中醫辨證論治

  1. 肝經鬱熱證

    • 症狀:陰戶脹痛,心煩易怒,口苦咽乾,舌紅苔黃,脈弦數。
    • 治法:疏肝清熱,活血止痛。
    • 方藥:龍膽瀉肝湯加減,或丹梔逍遙散配合局部清熱化瘀之品。
  2. 濕熱下注證

    • 症狀:陰部灼痛,分泌物色黃稠,小便短赤,舌苔黃膩,脈滑數。
    • 治法:清熱利濕,通絡止痛。
    • 方藥:四妙散合萆薢滲濕湯,佐以車前子、黃柏等清下焦濕熱。
  3. 衝任虛寒證

    • 症狀:陰戶冷痛,遇寒加重,月經後期,舌淡苔白,脈沉遲。
    • 治法:溫養衝任,散寒止痛。
    • 方藥:溫經湯加減,或艾附暖宮丸配合艾灸關元、三陰交等穴。
  4. 氣滯血瘀證

    • 症狀:痛處固定,按之加劇,舌暗或有瘀斑,脈澀。
    • 治法:活血化瘀,行氣止痛。
    • 方藥:少腹逐瘀湯或桃紅四物湯,酌加延胡索、香附等理氣之品。

其他療法

除內服中藥外,可配合外治法,如:

  • 熏洗療法:以蛇床子、苦參、黃柏等煎湯熏洗患處,清熱燥濕。
  • 針灸療法:取三陰交、血海、中極等穴,調和氣血,疏通經絡。

小戶嫁一症,在中醫婦科中屬局部氣血失調之疾,臨床須審證求因,辨明寒熱虛實,方能對證施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