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小傷風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小傷風,病名。《中國醫學大辭典》:「即傷風,稱為小者,別於傷寒之中風也。」
《醫學入門》:「傷風,即傷寒之輕者也,風寒之邪,乘虛而入,犯於衛氣,衛氣不和,則頭痛身痛,鼻塞流涕,惡寒發熱,無汗,脈浮緊,治宜辛溫解表,如桂枝、麻黃等。」
《傷寒論》:「太陽病,頭痛發熱,身疼腰痛,骨節疼痛,惡風寒,無汗而喘者,桂枝湯主之。」
《金匱要略》:「太陽病,頭痛發熱,身疼腰痛,骨節疼痛,惡風寒,無汗而喘者,桂枝湯主之。」
小傷風的症狀主要表現為發熱、頭痛、鼻塞、流涕、咳嗽、咽喉痛、全身酸痛等。治療上以辛溫解表為主,常用中藥有桂枝、麻黃、生薑、大棗等。
小傷風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,多由病毒引起。其傳染途徑主要為飛沫傳染和直接接觸傳染。患者在咳嗽、打噴嚏時,會將病毒隨呼吸道分泌物排出,若被他人吸入,則可能會感染。此外,患者用過的毛巾、手帕等物品,如果被他人使用,也可能會造成感染。
小傷風的潛伏期一般為1-3天。發病初期,患者會出現發熱、頭痛、鼻塞、流涕、咳嗽、咽喉痛等症狀。發熱多為低熱,但也有高熱者。頭痛多為脹痛,可伴有頭暈。鼻塞流涕多為清鼻涕,但也有黃鼻涕者。咳嗽多為乾咳,但也有痰多者。咽喉痛多為刺痛或灼痛。全身酸痛多為肌肉酸痛,但也有關節酸痛者。
小傷風的治療以辛溫解表為主。常用中藥有桂枝、麻黃、生薑、大棗等。可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,在上述中藥基礎上,加減其他中藥。
小傷風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-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,勤洗手,避免接觸患者。
- 在流感流行季節,儘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。
- 若出現發熱、頭痛、鼻塞、流涕、咳嗽、咽喉痛等症狀,應及早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
小傷風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但如果不注意治療,可能會引起併發症,如肺炎、中耳炎等。因此,一旦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早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