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小天心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小天心

定位與歸經
小天心為經外奇穴,首載於《針灸大成》卷十,位於手掌根部, 大魚際(手太陰肺經所過)小魚際(手少陽三焦經所屬) 交界處,約距 大陵穴(手厥陰心包經) 0.5寸。此處為 陰陽經氣交會之所 ,亦與 心包經 氣血相通,故能調節心神與氣機。

功能與主治

  1. 驚風抽搐:小兒肝風內動或熱極生風時,掐揉小天心可 平肝熄風 ,緩解四肢拘急、目睛上視等症。
  2. 小便不通:通過刺激三焦經所屬區域, 通調水道 ,改善膀胱氣化不利所致之癃閉。
  3. 高熱神昏:配合清天河水、退六腑等手法,能 清心瀉火 ,助熱邪外透。
  4. 心痛與風濕性心臟病:此穴鄰近心包經,可 寬胸理氣 ,緩解心脈瘀阻引起的胸悶心悸。

操作手法

  • 針刺:直刺0.3-0.5寸,針感局部痠脹。
  • 小兒推拿:以拇指指甲 掐揉3-5次 ,或 搗法(屈指關節輕叩) ,用於驚惕不安、夜啼等症。

中醫理論依據
小天心所在位置涉及 「心主神明」「三焦決瀆」 功能。

  • 心包代心受邪:此穴近大陵,能 護心瀉邪 ,對熱擾心神之證尤效。
  • 三焦氣化:小魚際屬三焦經,刺激可 疏通上中下三焦 ,調節水液代謝與氣機升降。

古籍佐證
《小兒推拿廣意》提及:「小天心能通關開竅,安鎮魂魄。」說明其 鎮驚安神 之效;《推拿仙術》則載其治「眼翻白,偏左右」,進一步強調 調和陰陽 的特性。

此穴雖非十二正經所屬,然臨床多用於 急症小兒病證 ,體現中醫「經外奇穴」的靈活運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