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小指次指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小指次指
小指次指為人體部位名稱,即手之第四指,又稱「無名指」或「次小指」。此名稱源自古籍《靈樞·經脈》,其中記載:「三焦手少陽之脈,起於小指次指之端。」意指手少陽三焦經之經脈循行,始於此指末端,顯示其於中醫經絡理論中之重要性。
在中醫經絡學中,小指次指與手少陽三焦經密切相關。三焦經屬少陽經脈,主司氣機運行與水液代謝,其脈氣自無名指外側端(關衝穴)起始,沿手臂外側上行,循行於肩頸,最終絡於頭面部。此經絡若氣血失衡,可能引發偏頭痛、耳鳴、咽喉腫痛等症候,而刺激小指次指相關穴位(如關衝穴)可調節三焦經氣血。
此外,小指次指在診斷與治療中亦有特殊意義。中醫望診或觸診時,觀察此指形態、色澤或溫度變化,可輔助判斷三焦功能狀態。臨床針灸或推拿手法中,常透過刺激此指穴位以疏解少陽鬱熱、通調水道,體現中醫「經絡所過,主治所及」之原則。
總結而言,小指次指雖為肢末之小節,然其在中醫理論中,實為手少陽三焦經之起點,與整體氣化功能相連,兼具診斷與調治之價值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