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小眥赤脈傳睛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小眥赤脈傳睛
小眥赤脈傳睛,係中醫眼科學中一病證名,指外眼角部位之絡脈呈現紅赤之象,並逐漸向黑睛(角膜)方向侵襲之病症。此證首載於《銀海精徽》,又稱「小嘴赤脈附睛障」。
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,小眥(外眼角)屬心,赤脈之生成多與心經之虛火或三焦壅熱有關。具體可分為以下兩種機轉:
- 心經虛火:心主血脈,若陰血不足,虛火上炎,則可致眼角赤脈隱現,色淡紅,時作時止,多伴見心煩、失眠等虛火之象。
- 三焦壅熱:三焦氣機不暢,熱鬱於上焦,火熱上熏目絡,則赤脈粗大鮮紅,常伴見口苦、小便黃等實熱症狀。
臨床表現
患者外眥部白睛(鞏膜)上可見赤脈增多,由眥角逐漸延伸,橫貫白睛,甚則侵及黑睛。患眼多感癢痛,時輕時重,或伴輕微羞明流淚。
證候分類
-
心經虛火型:
- 赤脈淡紅,細小稀疏
- 微癢不痛,時作時止
- 兼見心悸、失眠、舌紅少苔
-
三焦壅熱型:
- 赤脈鮮紅,粗大顯著
- 目澀刺痛,眵多黏稠
- 兼見口苦咽干、煩躁、舌紅苔黃
治法與方藥
-
心經虛火:
- 治宜養陰清心降火
- 方選天王補心丹加減,或黃連阿膠湯以滋陰降火
-
三焦壅熱:
- 治宜清泄三焦火熱
- 方用涼膈散或三黃瀉心湯加減,以清熱瀉火
若赤脈頑固難消,可輔以針灸療法,選取太陽、攢竹、少衝等穴位,以疏導經絡之熱。
本病與「大眥赤脈傳睛」均屬赤脈傳睛範疇,然病位與關聯臟腑有異,臨證需予鑒別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