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哮拔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哮拔

病證名,屬小兒哮喘證型之一,見載於《幼科金針》。又稱「咸哮」、「鹽哮」或「醋哮」,指因過食咸酸之物而誘發之哮吼證。此病機多因肺為嬌臟,性喜清肅,惡咸酸熱毒之氣;若飲食偏嗜咸酸,易致痰濕內蘊,積聚胸膈。一旦外感風寒,或內因氣機鬱滯,則痰壅氣逆,發為哮喘。

病因病機

肺主氣,司呼吸,其性輕清,最忌濁邪壅滯。咸味入腎,過食則助濕生痰;酸味收斂,多食則窒礙氣機。痰濕鬱久化熱,或與外寒相搏,閉阻肺絡,致使肺失宣降,氣逆而喘。

臨床表現

患者多見呼吸急促、喉間痰鳴、胸膈滿悶,或伴咳嗽、痰黏難咯。發作時症狀多與飲食偏嗜相關,或遇風寒後加重。

治法

治療當辨寒熱:

  • 寒證:痰稀色白,舌淡苔白滑,宜溫化寒痰,可於方中加入飴糖,甘以緩急,溫中和胃。
  • 熱證:痰黃稠黏,舌紅苔黃,宜清熱化痰,可酌加砂糖,甘涼潤肺,兼緩痰熱之燥。

常用思路

  1. 健脾化痰:以二陳湯為基礎,佐甘味藥調和中焦。
  2. 宣肺降氣:配伍杏仁、蘇子等,助肺氣宣肅。
  3. 標本兼顧:緩解時需調理脾胃,減少痰濕滋生之源。

此證重點在於節制飲食,避免咸酸過度,然治療仍需依具體證候辨證施治,隨證加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