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邪喘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邪喘(寒喘)

邪喘(寒喘)是一種因寒邪侵襲肺臟所引起的氣喘病證。其病因是寒邪阻滯肺經,使肺氣無法正常運行,導致呼吸困難。主要症狀包括上氣喘逆、呼吸困難、喉部堵塞感、有嘔吐感、時有身體發熱,脈搏六部均弱。治療原則是發散風寒,宣肺平喘。常用方劑有麻黃散、射干麻黃湯、五虛湯等。

《證治準繩.雜病》對邪喘的論述如下:

「邪喘者,由寒邪伏肺,關竅不通,肺氣壅塞,故出現上氣喘逆、呼吸困難、喉部堵塞感、有嘔吐感、時有身體發熱,脈搏六部均弱。治療上應發散風寒,宣肺平喘,可使用麻黃散、射干麻黃湯、五虛湯等方劑。」

麻黃散出自《傷寒論》,其組成為麻黃、杏仁、甘草,在發汗解表、宣肺平喘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。射干麻黃湯出自《金匱要略》,其組成為射干、麻黃、杏仁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,在發汗解表、宣肺平喘、止咳化痰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。五虛湯出自《醫學心悟》,其組成為人參、黃芪、白朮、甘草、五味子,在補氣健脾、益肺平喘方面有良好的作用。

預防邪喘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  2.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  3. 飲食清淡,避免食用生冷油膩的食物。
  4.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5. 適度運動,增強肺部功能。

若出現邪喘症狀,應及早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