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邪嗽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邪嗽,病證名。勞極損傷肺絡或感受邪惡之氣所致的咳嗽。為五嗽之一。見《外台秘要》卷九。又稱勞嗽、疰嗽。
《醫說》卷四:「今之所謂勞嗽者,無所經見,意其華佗所謂邪嗽,真人所謂疰嗽者是也。此病蓋酒色過度,勞極傷肺,損動經絡,其重咯唾膿血,輕者時發時差。又有因虛感邪惡之氣,且傳疰得之,或先嘔血而後嗽,或先咳嗽漸就沉羸,此則非特內損肺經,又挾邪惡傳疰之氣,所以特甚,病之毒害,無過此也。」
治用通氣丸、四滿丸、蛤蚧、桃柳枝、麝香、安息香等方藥。
參見五嗽、咳嗽條。
【原文】
邪嗽者,蓋酒色過度,勞極傷肺,損動經絡,其重咯唾膿血,輕者時發時差。又有因虛感邪惡之氣,且傳疰得之,或先嘔血而後嗽,或先咳嗽漸就沉羸,此則非特內損肺經,又挾邪惡傳疰之氣,所以特甚,病之毒害,無過此也。
治用通氣丸、四滿丸、蛤蚧、桃柳枝、麝香、安息香等方藥。
【注釋】
「邪嗽者」:邪嗽是指勞極損傷肺絡或感受邪惡之氣所致的咳嗽。
「蓋酒色過度」:指過度飲酒和縱情房事。
「勞極傷肺」:指過度勞累損傷肺臟。
「損動經絡」:指損傷肺絡。
「其重咯唾膿血」:指重症患者會咯出膿血。
「輕者時發時差」:指輕症患者咳嗽時輕時重,時斷時續。
「又有因虛感邪惡之氣」:指還有因體虛而感受邪惡之氣所致的咳嗽。
「且傳疰得之」:指邪惡之氣傳入肺臟,導致疰病。
「或先嘔血而後嗽」:指有的患者先嘔血,然後出現咳嗽。
「或先咳嗽漸就沉羸」:指有的患者先咳嗽,然後逐漸消瘦、乏力。
「此則非特內損肺經」:指這種情況不僅僅是肺經受損,還有邪惡之氣的侵襲。
「又挾邪惡傳疰之氣」:指邪惡之氣傳入肺臟,導致疰病。
「所以特甚」:所以這種情況比較嚴重。
「病之毒害」:指這種疾病的毒害很大。
「無過此也」:沒有比這種疾病更毒的了。
【方藥】
通氣丸:由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陳皮、半夏、天冬、麥冬、五味子、桔梗、白芍、生薑、大棗組成。
四滿丸:由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陳皮、半夏、天冬、麥冬、五味子、桔梗、白芍、生薑、大棗組成。
蛤蚧:又名蛤蟆、蚧甲。為蟾蜍科動物中華蟾蜍的乾燥全體。
桃柳枝:又名桃枝、柳枝。為桃樹和柳樹的枝條。
麝香:為鹿科動物麝的雄香囊中的分泌物。
安息香:為安息香科植物安息香樹的樹脂。
【用法】
通氣丸、四滿丸、蛤蚧、桃柳枝、麝香、安息香等方藥,可根據病情,辨證施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