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邪正消長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邪正消長是中醫病因病理學中的概念,指的是疾病過程中邪氣和正氣相互鬥爭、相互消長的狀態。邪氣勝則正氣受損,疾病加重;正氣勝則邪氣退,疾病減輕或痊癒。

根據《黃帝內經》的說法,邪氣侵入人體時,必然會損傷正氣。正氣是身體內固有的防禦機制,能夠抵禦外邪的侵襲。當邪氣入侵人體後,正氣會與邪氣進行鬥爭。如果正氣強盛,能夠抵禦邪氣的侵襲,疾病就會被控制住。如果正氣不足,就會被邪氣所傷,疾病就會加重。

同樣地,《黃帝內經》也指出,如果正氣充足,邪氣就無法侵入人體。正氣是身體抵禦外邪的關鍵因素。如果正氣充足,人體就能夠保持健康。如果正氣不足,人體就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襲,進而引發疾病。

邪正消長是疾病發展的基本規律。在疾病的早期,邪氣往往比較盛,正氣比較虛。隨著疾病的發展,正氣逐漸增強,邪氣逐漸減弱。只有正氣最終戰勝邪氣,疾病才能被治癒。相反地,如果邪氣最終戰勝正氣,疾病就會加重甚至死亡。

邪正消長是一種動態平衡的過程。在不同階段的疾病中,邪氣和正氣的關係也會發生變化。只有理解了邪正消長的規律,才能更好地治療疾病。

以下是古籍中對邪正消長的論述:

  • 《黃帝內經》:「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。」
  • 《傷寒論》:「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;邪之所去,其氣必實。」
  • 《金匱要略》:「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;邪之所去,其氣必實。」
  • 《溫病條辨》:「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;邪之所去,其氣必實。」

這些論述都強調了邪正消長的重要性。只有理解了邪正消長的規律,才能更好地治療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