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崔元裕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崔元裕
崔元裕,字正常,明代著名養生家,獲鹿(今河北)人。其祖父崔應麒曾任少司馬,家學淵源深厚。崔元裕自幼聰慧過人,弱冠之年即補博士弟子員,精通經史之學,同時潛心鑽研醫理,於中醫養生領域尤有建樹。
學術貢獻與著作
崔元裕所著《延年卻病全書》八卷,為其養生思想之集大成者,惜已散佚。該書內容推測融合中醫理論與養生實踐,可能涉及導引、調息、食療等傳統延年之法,符合明代醫家重視「治未病」的風氣。此外,他亦撰有《四書六辨》、《通鑒集要》等著作,展現其博通經史的學養。
中醫養生思想探析
- 順應自然:明代醫家受《黃帝內經》影響,強調「天人相應」。崔元裕的養生觀可能承襲此說,主張起居作息應合四時陰陽,如《素問》所言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」。
- 調攝精神:中醫認為「七情內傷」為致病內因,崔氏或重視情志調和,提倡「恬淡虛無」以保氣血平和,此與《攝生消息論》等明代養生文獻觀點相呼應。
- 導引與服氣:明代導引術盛行,高濂《遵生八箋》即收錄多種功法。崔元裕可能結合吐納、按摩等技法,以疏通經絡、調和營衛,達卻病之效。
歷史定位
崔元裕雖無完整醫案傳世,然其結合儒醫兩道的背景,反映明代士人「醫道同源」的思潮。其著作雖佚,但從書名推斷,其學說應屬「養生—卻病—延年」體系,與龔廷賢《壽世保元》等同期著作互為參照,對後世中醫預防醫學的發展具啟發意義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