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斜飛脈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斜飛脈
斜飛脈為中醫脈診中一種生理性變異之脈位,其特徵在於橈動脈之走向異於常態。通常,橈動脈本應沿前臂橈側下行,然斜飛脈者,其脈道自尺部斜向延伸,越過橈骨莖突背側,並向合谷穴方向走行。因此,醫者切脈時需調整按診位置,方能準確探查脈象。
從經絡學論之,手太陰肺經循行於前臂橈側,而斜飛脈之異常走向,或與經氣循行之個體差異相關。此現象雖屬生理變異,無涉病機,然臨床辨證時需留意其對脈象表現之影響。例如,斜飛脈者其寸、關、尺三部定位或有偏移,醫者需依其脈道實際走向,重新劃分三部,以避免誤診。
古籍中對斜飛脈記載較少,然其成因或與先天體質、經絡氣血佈局相關。此脈象雖非病態,然於脈診時須加以鑑別,以區別於其他病理脈位變化(如反關脈)。掌握此類變異脈位,有助於提升脈診之精確度,合乎中醫「因人制宜」之辨證原則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