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崔玄亮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崔玄亮(767-833年),唐代官吏、醫家,一作元亮,字晦叔,磁州昭義(今河北磁縣)人。貞元初年(785年)登進士第,歷任諸鎮幕府,後官至太常少卿、諫議大夫、右散騎常侍、虢州刺史等職。晚年潛心研習黃老之學與清靜養生之術,並精於醫道,著有《海上集驗方》十卷,惜已散佚,享年六十六歲。

醫學貢獻

崔玄亮所撰《海上集驗方》為唐代重要方書,內容多輯錄臨床驗方,反映其對實用醫學的重視。唐代方書注重「驗方」之效,強調方劑的臨床實證性,此書雖佚,但從現存文獻推測,其內容可能涵蓋內科、外科及養生諸科,尤以治療常見病、急症為主,符合唐代醫學「簡便驗廉」的特色。

黃老養生思想

崔玄亮晚年崇奉黃老之學,此派思想主張「清靜無為」、「恬淡寡欲」,與中醫養生理論相通。黃老學說影響中醫養生觀,如《黃帝內經》強調「精神內守」、「形與神俱」,崔氏可能將此融入個人修養與醫學實踐中,提倡調息、節欲等養生法,契合唐代士人兼修醫道的風尚。

歷史背景

唐代為中醫方劑學發展高峰期,官方編纂《千金方》、《外臺秘要》等,民間醫家亦多匯集驗方。崔玄亮身處此環境,其著作當受孫思邈、王燾等影響,側重實用性與經驗傳承。其官宦背景亦反映唐代官僚階層參與醫學的現象,士人常兼通醫理,並蒐集地方驗方以惠百姓。

崔玄亮雖以仕宦顯名,然其醫學著述與養生實踐,足見其於中醫領域之貢獻,為唐代醫儒合流的代表性人物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