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謝星煥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謝星煥(1791-1857),字映廬,清代江西南城人,出身醫學世家,其祖父與父親皆以醫術聞名。承襲家學淵源,謝氏潛心醫道,尤尊崇李東垣《脾胃論》與喻嘉言《醫門法律》之學術思想,融會貫通後形成獨特臨床辨治體系。

謝氏臨證五十餘載,於內科雜病診治積累豐厚經驗,其學術特色主要體現在三方面: 一、痿躄辨治強調「陽明虛則宗筋縱」,善用益氣升陽法,常以補中益氣湯加減,佐以通絡之品如秦艽、威靈仙; 二、痰飲證治秉承仲景「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」原則,發展出分消三焦法,創製多首治痰方劑,尤重茯苓、半夏配伍; 三、拘攣證候的辨識首別虛實,虛者主用滋肝柔筋方(當歸、白芍、木瓜),實者則施疏風滌痰湯(防風、膽星、白芥子)。

其子謝甘澍(字杏園)繼承父業,除撰寫《醫學集要》闡發家學外,更精心輯錄謝星煥臨證驗案,於1861年刊行《得心集醫案》六卷。該醫案集按病證分類,記載疑難病案二百餘則,每案詳述病史、脈象、辨證思路及用藥轉歸,其中對「晨泄屬肝鬱乘脾」、「夜熱從血分論治」等獨特見解,體現謝氏結合臟腑辨證與氣血理論的診療特色,對後世治療慢性痼疾具有重要參考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