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謝玉瓊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謝玉瓊,清代醫家,字昆秀,號樸齋,廣西安城(今賓陽)人。其生卒年不詳,然醫術造詣深厚,尤擅小兒麻疹證治。因目睹麻疹患兒多夭折,遂潛心岐黃之術,專攻麻痘諸症,終成麻疹專科大家。

謝氏學術成就集中體現於《麻科活人全書》四卷(成書於1748年)。此書乃其融匯諸家精華而成:雍正十二年(1734年),謝氏得友人靜遠主人所傳《麻疹辨症》與《麻科秘本》,遂以此為藍本,博採歷代麻疹論述,如錢乙《小兒藥證直訣》、萬全《痘疹心法》等,兼收民間驗方,復參以自身臨證心得,系統梳理麻疹病因病機、證候傳變及治法方藥。

書中首重「麻疹形證辨識」,詳述麻疹初起發熱、疹點透發順逆之兆,強調「麻為陽毒,其發由肺胃熱蘊」,須分「順、逆、險」三候論治。治療上主張「透發為先,清熱為繼」,依疹期(初熱、見形、收沒)擬方,如初熱期用「宣毒發表湯」疏風透表,見形期投「清解透表湯」涼血解毒,收沒期則以「沙參麥冬湯」養陰清餘熱。書末附舒馳遠《麻疹論》及劉齊珍所輯醫案,進一步充實麻疹辨治實例。

此書刊行後影響深遠,後世或更名為《鄭氏瘄科保赤金丹》《鄭氏瘄略》等,屢經翻刻,成為明清麻疹專著之圭臬。謝氏之貢獻,在於整合前人經驗並系統化麻疹診療體系,其辨證精細、用方靈活,對中醫兒科痘疹學發展具承先啟後之效。

(按:中醫學理中,「麻疹」又稱「痧瘄」,屬溫病範疇,與天花(痘瘡)有別。謝氏所論麻疹治法,體現清代醫家結合溫病理論與傳統痘疹經驗之特色,如注重透邪外出、顧護津液,反映當時「溫病學派」對小兒外感熱病的學術滲透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