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蟹睛疼痛外障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蟹睛疼痛外障
病證名,屬中醫眼科疾患之一。指因黑睛潰破,黃仁自破口綻出,狀如蟹眼,並伴隨頭眼劇痛、熱淚如湧、羞明難睜等症。本證名首載於《秘傳眼科龍木論》,屬外障眼病範疇,多由肝膽火熾或陰虛火炎上攻於目所致。
病因病機
- 肝膽火熾:多因情志鬱結或外感風熱,肝鬱化火,火邪上灼黑睛,破損成漏,黃仁突出。
- 陰虛火炎:久病陰虛或勞傷過度,虛火上擾目絡,黑睛失養而潰破,形成蟹睛。
- 外傷觸犯:偶因眼部外傷或金刃所傷,黑睛破損,黃仁外溢,發為蟹睛。
臨床表現
- 主症:黑睛破潰處黃仁凸出,形如蟹眼,周圍白睛紅赤,頭眼劇痛如錐刺。
- 兼症:熱淚頻流,畏光睜眼困難,視物昏矇,甚則伴隨口苦咽乾、煩躁易怒等肝火見症;若屬陰虛者,可見顴紅盜汗、舌紅少苔。
證候分型
- 實火證:發病急驟,蟹睛突起且色澤暗赤,疼痛劇烈,伴有舌紅苔黃、脈弦數等肝膽實熱之象。
- 虛火證:蟹睛緩慢形成,色澤淡紅,疼痛隱隱,兼見陰虛內熱之候,如五心煩熱、脈細數等。
治療原則
- 瀉肝清火:適用於肝膽火熾證,方選龍膽瀉肝湯加減,佐以退翳明目之品如決明子、青葙子。
- 滋陰降火:適用於陰虛火炎證,方用知柏地黃丸合羚角鉤藤湯,滋腎陰而平肝陽。
- 外治法:古方常以黃連煎汁外洗,或配合針刺攢竹、絲竹空等穴以泄熱止痛。
備考:蟹睛疼痛外障若遷延不癒,黑睛破損處結瘢,可遺留「釘翳根深」之宿翳,影響視力。歷代醫家如《審視瑤函》強調「急瀉肝膽,緩培其本」,需辨明虛實而施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