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崔世明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崔世明

崔世明,南宋時期醫家,廣東增城人。幼年攻讀儒學,多次科舉不中,遂轉而專研醫道,曾言:「不為宰相,則為良醫。」其後潛心岐黃之術,以醫術濟世,尤重醫德,常為貧者診治而不取酬,甚至贈藥助之,深受百姓敬重。

醫術與學術背景

南宋時期,中醫學理論已趨於成熟,崔世明所習之「岐黃之書」,即指《黃帝內經》等經典醫籍。該時期醫家多受金元四大家學說影響,重視辨證論治,崔氏或亦融會當時盛行之寒涼、攻邪等學派思想,結合嶺南地域濕熱特性,形成獨特診療風格。

醫德與臨床實踐

崔世明行醫以仁心為本,體現中醫「大醫精誠」精神。其免費施診、贈藥之舉,符合傳統中醫「醫乃仁術」的價值觀。南宋民間醫療資源匱乏,崔氏此類善行,不僅緩解貧病者之苦,亦推動醫者社會責任的實踐。

歷史評價與影響

雖未見崔世明著作傳世,然其事迹載於方志,反映其醫術與德行並重的形象。在嶺南醫學發展史上,崔氏可視為早期地方醫家的代表,其「儒醫」背景亦彰顯宋代士人「不為良相,則為良醫」的濟世傳統。

崔世明之生平,體現了中醫融合儒學倫理與醫學實踐的特質,其精神至今仍為醫道典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