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心痹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心痹

心痹是一種疾病,由心虛邪氣侵襲和血脈閉塞引起。也有稱之為脈痹。其病證由脈痹演變而來。主要症狀有心煩、心下滿痛、上氣喘、乾噫、夜間不安等。

《素問.痹論》中記載:“心痹者,脈不通,煩則心下鼓,暴上氣喘,乾噫,厥氣上則恐。”

《諸病源候論.心痹候》中說:“若思慮過多,則傷及心臟,心虛邪氣乘之,邪氣積聚不散,影響飲食進程,心裡感到飽滿且疼痛,這種狀況叫做心痹。”

《聖濟總錄.心痹》中記載:“當脈痹症狀不能消除,再受邪氣感染,邪氣侵害心臟,這就是心痹。”

《症因脈治.心痹》中提到:“心痹的症狀就是脈痹。脈脈閉塞不通暢,心下腹脹悶,乾噫,厥冷氣則恐懼,心下疼痛,夜晚不能安寧。”

對於心痹的治療方法,主要是養心通脈安神。可以使用茯神湯、赤茯苓湯、秦艽湯、紫石英散、犀角散、導赤各半湯、硃砂安神丸、天王補心丹等方劑。

心痹的發病原因是心虛導致血脈閉塞,氣血運行不暢,出現心煩、心下滿痛、上氣喘、乾噫、夜間不安等症狀。

預防心痹的方法包括保持平和心態,避免過度勞累,注意飲食調理,攝取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,進行適量運動,增強體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