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崔實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崔實,字子真,東漢涿郡安平(今河北涿縣)人,為東漢時期著名官吏兼醫家。曾任太守之職,政績卓著,同時精通醫理,著有《太醫金箴》與《四民月令》,惜已散佚,僅部分內容見於後世醫籍徵引。

醫術背景與著作

崔實所撰《太醫金箴》屬早期中醫方劑文獻,內容可能涉及臨證經驗與醫藥箴言,反映東漢醫家對疾病治療的見解。其書名「金箴」二字,暗示書中或包含簡要而珍貴的醫療準則,類似《金匱要略》之「金匱」寓意。雖原書不存,但從歷代醫家如孫思邈《千金方》等對早期醫籍的引用脈絡,可推測其內容可能涵蓋內科雜病或養生調理之法。

《四民月令》雖以農事節令為主,然其中亦涉及順應四時的養生觀念,如依時採藥、飲食調攝等,與《黃帝內經》「四氣調神」理論相呼應,體現中醫「天人相應」的整體觀。此書對後世月令類醫籍(如《遵生八箋》)可能具啟發性。

學術影響

崔實身處東漢,正值中醫理論體系漸趨成熟之際,《傷寒雜病論》與《神農本草經》皆成書於此時期。其著作雖佚,但作為官吏兼醫家的雙重身分,反映當時「儒醫互通」的風氣。其醫學思想或融合經方經驗與儒家「致中和」理念,對魏晉醫家如皇甫謐《針灸甲乙經》的編纂或有間接影響。

歷史定位

在醫學史上,崔實與張仲景、華佗同期,雖醫名不及二者顯赫,然其著述顯示東漢地方官吏對醫學的貢獻,補充了官方醫政(如「太醫令」制度)外的民間醫藥知識傳承。後世考據學家如清代嚴可均輯錄《全後漢文》,亦收錄其佚文,足見其跨足政、醫兩界的歷史地位。

附註:現存《四民月令》輯本可見於農業史文獻,而《太醫金箴》的醫學內容則需透過唐宋類書或醫籍註解進一步考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