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心疸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心疸,病名。因心中虛熱所致皮膚盡黃而兩目獨白,煩渴引飲,水停心下時作水聲,胸前汗出的病癥。
《辨證奇聞》:「心疸之症,煩渴引飲,一飲水即停於心之下,時作水聲,胸前時多汗出,皮膚盡黃,惟兩目獨白,人以為黃疸也,誰知是心中虛熱以成之乎。」
治宜補肝氣以生心,瀉火濕以逐熱,方用瀉肝利渴湯。
又為九疸之一。
《外台秘要》卷四:「心癉,煩心,心中熱,葛根主之。」
參見黃疸有關條。
心疸,又名心癉,是一種以皮膚發黃、兩目發白、煩渴引飲、水停心下、胸前汗出為主要表現的病證。其病因主要為心中虛熱,導致水液代謝失常,水液停聚於心下,從而出現上述症狀。
心疸的治療,以補肝氣、瀉火濕為主。可用瀉肝利渴湯治療。
瀉肝利渴湯由葛根、黃芩、黃連、梔子、木通、澤瀉、滑石、甘草組成。具有清熱瀉火、利水通淋的功效。
本方適用於心疸患者。方中葛根、黃芩、黃連、梔子清熱瀉火;木通、澤瀉、滑石利水通淋;甘草調和諸藥。
心疸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- 注意飲食調理,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。
-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- 定期體檢,早發現早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