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心疔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心疔【病名】。指疔之發於心經者。出《外科啟玄》卷二,多因風邪毒氣蘊積於心之俞募經井之端,或手之小指部位而發者。證見色赤,心煩發熱,睡眠不安,口乾舌燥,疼痛引心,小便赤熱,面赤熱。治宜清心解毒,方選瀉心湯加托里解毒之品。火焰疔亦名心疔。

心疔,又名火焰疔,是疔瘡的一種,多發於手小指部位,其主要症狀為局部紅腫熱痛,疼痛可向心部放射,伴有心煩、發熱、口乾舌燥等症狀。

心疔的發病原因主要與風邪毒氣蘊積於心經有關。風邪毒氣侵入人體後,會導致心經氣血運行不暢,從而引起疔瘡的發生。此外,心疔的發生也與患者的體質有關。那些平素體質虛弱、抵抗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患上心疔。

心疔的治療以清心解毒、活血化瘀為主。常用的中藥方劑有瀉心湯、清心蓮子飲等。此外,還可以配合針灸、拔罐、推拿等外治方法進行治療。

心疔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,勤洗手、勤換衣,避免接觸不潔物品。
  2.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平時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,適當進行體育鍛煉。
  3. 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4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
如果出現了心疔的症狀,應儘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