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心腹痛啼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心腹痛啼,病證名。出《[普濟方](/dic/9637)》。指小兒突然因心腹疼痛而啼。多由脾胃素虛,風寒內襲,邪正分爭,攻衝上下,而致心腹刺痛作啼。甚者可表現為面易五色,狀似驚癇。輕者宜補中健脾,用四君子湯加山藥、扁豆;重者宜溫中開竅,用蘇合香丸。
《普濟方》卷一百四十四:“心腹痛啼,小兒因心腹疼痛而啼,多由脾胃素虛,風寒內襲,邪正分爭,攻衝上下,而致心腹刺痛作啼。甚者可表現為面易五色,狀似驚癇。輕者宜補中健脾,用四君子湯加山藥、扁豆;重者宜溫中開竅,用蘇合香丸。”
心腹痛啼是小兒常見的急性腹痛疾病,多見於1歲以內的小兒。其發病急驟,起病前常有感冒、發熱等症狀,突然出現心腹疼痛,哭鬧不止,面色蒼白,手足冰涼,大便秘結,小便不利。嚴重者可出現抽搐、昏迷等症狀。
心腹痛啼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脾胃素虛:小兒脾胃功能尚未發育完善,抵抗力較差,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襲。如果小兒平時脾胃虛弱,再加上受涼感冒,就容易導致脾胃功能失調,引起心腹疼痛。
- 風寒內襲:小兒受涼感冒後,風寒之邪侵襲人體,會導致脾胃陽氣受損,引起心腹疼痛。
- 邪正分爭:小兒受涼感冒後,風寒之邪與人體正氣相爭,會導致心腹疼痛。
- 攻衝上下:風寒之邪侵襲人體後,會沿著經絡向上攻擊心肺,或者向下攻擊脾胃,引起心腹疼痛。
心腹痛啼的治療,以扶正祛邪、溫中止痛為主。輕者可用四君子湯加山藥、扁豆等健脾益氣、溫中止痛的藥物治療。重者可用蘇合香丸等溫中開竅、散寒止痛的藥物治療。
心腹痛啼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感冒。
-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- 合理飲食,避免暴飲暴食。
-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。
- 定期進行體檢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