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心疳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心疳,又名驚疳,是五疳之一。症見患兒面黃頰赤,眼白中有紅絲,壯熱,有汗,煩躁,口舌生瘡,胸膈煩悶,睡喜伏卧,食欲不振,肌肉消瘦,小便赤澀,或虛驚。

治療上,宜清心瀉熱,用瀉心導赤湯(方見木舌脹條)加減;病久心氣不足者,宜理脾補心,用四君子湯加當歸、茯神。

心疳的病因病機

心疳的病因病機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先天稟賦不足:由於父母先天體質虛弱,或孕期營養不良,或孕期情志不遂,導致胎兒先天不足,生後易患心疳。
  2. 後天失養:由於小兒脾胃功能尚未發育完善,消化吸收功能較差,如果飲食不節,偏食挑食,或過食生冷油膩、辛辣刺激之物,均可損傷脾胃,導致脾胃虛弱,生化之源不足,心失所養,而發為心疳。
  3. 外邪侵襲:由於小兒抵抗力較弱,如果受寒受熱,或感受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等外邪,均可侵襲心經,導致心經受阻,心失所養,而發為心疳。
  4. 情志不遂:小兒情志不穩定,如果受到驚嚇、恐懼、憂愁、思慮過度等不良情緒刺激,均可導致心神失養,心失所養,而發為心疳。

心疳的臨床表現

心疳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面黃頰赤:患兒面色萎黃,兩頰潮紅,或面色蒼白,兩頰發紅。
  2. 眼白中有紅絲:患兒眼白中有紅絲,或眼球充血。
  3. 壯熱:患兒體溫升高,常在38℃以上,但不伴有其他感染症狀。
  4. 有汗:患兒出汗多,汗出不止,汗出後仍感煩熱。
  5. 煩躁:患兒情緒不穩定,煩躁不安,哭鬧不止。
  6. 口舌生瘡:患兒口舌生瘡,舌苔薄白,或舌苔黃膩
  7. 胸膈煩悶:患兒胸膈部位脹悶不舒,或有心悸、氣短等症狀。
  8. 睡喜伏卧:患兒睡覺時喜歡趴著睡,或喜歡蜷縮著身體睡覺。
  9. 食欲不振:患兒食欲不振,吃飯少,吃不下飯。
  10. 肌肉消瘦:患兒體重下降,肌肉消瘦,面容憔悴。
  11. 小便赤澀:患兒小便赤色,小便澀痛。
  12. 或虛驚:患兒時常出現驚嚇、恐懼、哭鬧等症狀。

心疳的診斷

心疳的診斷,主要根據患兒的臨床表現,結合病史,可以做出初步診斷。如果需要進一步確診,可以做血常規、肝功能、腎功能等檢查。

心疳的治療

心疳的治療,以清心瀉熱、養心安神為主。常用方藥有瀉心導赤湯、四君子湯、歸脾湯等。具體用藥,應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,由醫生辨證施治。

心疳的預防

心疳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孕期注意營養,避免情志不遂。
  2. 小兒出生後,要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受熱。
  3. 小兒飲食要清淡,避免偏食挑食。
  4. 小兒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5. 一旦發現小兒有心疳的症狀,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