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鼻針療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鼻針療法

鼻針療法是中醫針灸療法之一,通過針刺鼻部特定穴位來治療疾病。起源於中國古代,《黃帝內經》中就有記載。根據《靈樞·五色》記載,鼻為肺之官,肺主皮毛,鼻白反應肺病。這說明鼻與肺有密切聯繫。

鼻針療法認為,鼻部有許多與臟腑經絡相關的穴位,通過針刺這些穴位,可以調節臟腑功能、疏通經絡,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鼻針療法對多種疾病有一定的療效,如鼻炎、鼻竇炎、哮喘、高血壓、心臟病、胃腸疾病等。

鼻針療法的優點包括簡便、易行、安全、無痛苦等。然而,由於鼻部穴位較為隱蔽,針刺不當容易損傷鼻黏膜,因此需要由有經驗的醫生操作。

以下是鼻針療法常用的穴位:

  • 迎香穴:位於鼻翼外緣中點,為鼻部主要穴位之一。主治鼻塞、流鼻涕、鼻炎、鼻竇炎等。
  • 印堂穴:位於兩眉頭連線的中點,為經外奇穴。主治頭痛、目眩、鼻塞、流鼻涕、鼻炎、鼻竇炎等。
  • 上星穴:位於鼻根部,為督脈穴位。主治頭痛、目眩、鼻塞、流鼻涕、鼻炎、鼻竇炎等。
  • 下關穴:位於鼻翼下緣,為足太陽膀胱經穴位。主治鼻塞、流鼻涕、鼻炎、鼻竇炎等。
  • 迎風穴:位於鼻翼外緣下方,為足太陽膀胱經穴位。主治鼻塞、流鼻涕、鼻炎、鼻竇炎等。

總結來說,鼻針療法是一種簡便、易行、安全、無痛苦的治療方法,對多種疾病有一定的療效。然而,由於鼻部穴位較為隱蔽,所以需要由有經驗的醫生操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