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心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心絕,證名。五臟絕候之一。

心絕是一種危重症,也是五臟絕候之一。它是指心氣絕閉,心陽衰竭,心脈停止跳動,導致生命垂危的證候。患者常表現出面色蒼白、四肢厥冷、脈微欲絕、呼吸微弱、神志不清等症狀。

心絕的病因

心絕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
  1. 心臟本身的疾病,如心肌梗死、心力衰竭等。

  2. 其他臟器的嚴重疾病,如肺部感染、肝硬化等,可能導致心臟功能衰竭,從而出現心絕。

  3. 外界因素,例如寒冷、飢餓、失血等,可能導致心陽衰竭,從而出現心絕。

心絕的治療與預防

心絕的治療以扶陽救逆為主。常用的中藥包括附子、乾薑、人參、黃芪等。除此之外,還可以配合針灸、推拿等治療方法。

心絕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
  1. 積極治療心臟本身的疾病。

  2.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
  3. 合理飲食,避免暴飲暴食。

  4. 戒菸限酒,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。

心絕是一種危重症,如果發現患者有心絕的症狀,應立即送醫治療。

相關資料

  • 虛勞:一種疾病,通常指氣(正氣或元氣)大傷,元氣虛損。
  • 氣絕:指氣虛、氣閉,生命垂危狀態。
  • 脫證:指病情較輕的中風患者在中風後能逐漸康復,恢復語言和運動能力。
  • 失血:指因失血過多或過快導致體內血液量減少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