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崔景哲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崔景哲
崔景哲,南北朝北魏時期著名醫官,清河東武城(今屬山東)人,為北魏醫家崔彧之子。其性情豪邁直率,繼承家學,精於醫術,以醫名聞於當時。崔景哲仕於北魏,官至太中大夫、司徒長史,顯赫一時。其子崔冏亦承父業,醫術精湛,後於北齊天保初年(公元550年)任尚藥典禦,掌管宮廷醫藥事務,足見崔氏一族於南北朝醫藥領域之重要地位。
醫術背景與貢獻
南北朝時期,中醫學承襲漢魏以來的理論體系,並進一步發展。崔景哲所處的時代,醫家多注重臨床實踐與方劑整理,其醫術或受家學影響,擅長診治內科雜病及調理氣血。北魏時期,朝廷設有太醫署,醫官職責包括診治皇室貴族、編纂醫書及教授醫學,崔景哲任職司徒長史,可能參與醫政管理或醫學教育,對當時醫學傳承有所貢獻。
中醫理論與崔氏醫學
- 氣血理論:
中醫認為氣血為人體生命活動之基礎,氣行則血行,氣滯則血瘀。崔景哲或其家族醫學可能重視氣血調和,運用行氣活血之法治療疾病,如《黃帝內經》所言「疏其血氣,令其調達」。 - 方劑學:
南北朝時期方劑學蓬勃發展,崔氏或善用經方與時方,結合臨證經驗加以化裁。當時《小品方》、《集驗方》等醫書盛行,崔景哲可能參考此類典籍,形成獨特診療風格。 - 臟腑辨證:
北魏醫家已重視臟腑功能失調與疾病的關係,崔景哲或精通臟腑辨證,尤其擅長調理脾胃與肝膽疾患,符合當時「補土派」與「調氣派」的學術傾向。
歷史影響
崔氏一族自崔彧至崔冏,三代皆以醫術顯名,反映南北朝世醫家族的學術傳承。崔冏任尚藥典禦,更直接參與宮廷醫療,對北齊醫藥制度的完善具有推動作用。崔景哲的醫學實踐,亦為後世中醫理論與臨床結合提供借鑑,體現南北朝醫家承先啟後的歷史角色。
綜觀崔景哲生平,其不僅為北魏重要醫官,更代表當時世醫家族在醫學傳承與宮廷醫療中的關鍵地位,其醫學思想與實踐,亦融入中醫理論發展的長河之中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