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心氣熱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心氣熱,病證名。
1.即心熱。詳該條。
2.心脈的病變。心主身之血脈,心有熱,可使血逆於上,致上盛而下虛,下虛則生脈痿。《素問.痿論》:「心氣熱,則下脈厥而上,上則下脈虛,虛則生脈痿,樞折挈脛縱而不任地也。」
心氣熱是指心臟的陽氣過盛,導致心脈失常的病證。心主血脈,心氣熱則可使心脈失常,血液逆流於上,導致上盛而下虛,下虛則生脈痿。脈痿是指下肢痿弱無力的病證。《素問.痿論》中提到:「心氣熱,則下脈厥而上,上則下脈虛,虛則生脈痿,樞折挈脛縱而不任地也。」這段話的意思是,心氣熱會導致下肢脈搏微弱,上肢脈搏有力,上盛而下虛,下虛則生脈痿。脈痿的臨床表現為下肢痿弱無力,不能站立,不能行走。
心氣熱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1.情志不遂:長期情志不遂,會導致肝氣鬱結,肝氣鬱結會影響到心氣,導致心氣過盛。
2.飲食不節:飲食不節,過食肥甘厚味,會導致痰濕內生,痰濕內生會影響到心氣,導致心氣過盛。
3.勞倦過度:勞倦過度,會導致心氣耗損,心氣耗損會導致心氣過盛。
4.外感熱邪:外感熱邪,會導致心氣被擾,心氣被擾會導致心氣過盛。
心氣熱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1.疏肝解郁:疏肝解郁可以緩解肝氣鬱結,從而改善心氣過盛的情況。常用的疏肝解郁的藥物有柴胡、白芍、香附等。
2.清熱利濕:清熱利濕可以清除體內的熱邪和濕邪,從而改善心氣過盛的情況。常用的清熱利濕的藥物有黃連、黃芩、滑石等。
3.養心安神:養心安神可以滋養心陰,寧心安神,從而改善心氣過盛的情況。常用的養心安神的藥物有柏子仁、酸棗仁、五味子等。
4.外治法:外治法可以用於輔助治療心氣熱。常用的外治法有針灸、拔罐、艾灸等。
心氣熱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:
1.保持良好的情緒,避免情志不遂。
2.飲食清淡,避免過食肥甘厚味。
3.勞逸結合,避免勞倦過度。
4.注意防寒保暖,避免受寒。
5.定期進行體檢,早期發現早期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