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崔景鳳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崔景鳳

崔景鳳,字鸞叔,南北朝時期東魏著名醫官,清河武城(今山東武城)人,為北魏醫家崔彧之次子。崔氏家族世代習醫,景鳳與其兄崔景哲皆承家學,精通醫藥,尤擅方劑與診療,於當時醫界享有盛譽。崔景鳳曾任尚藥典禦,掌管宮廷醫藥事務,職責包括藥材甄選、方劑調配及皇室健康調理,足見其醫術深受朝廷倚重。

醫術背景與成就

南北朝時期,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逐步系統化,崔景鳳所處的時代正值醫藥學承前啟後之關鍵階段。其父崔彧為北魏太醫令,精於針灸與本草,景鳳繼承家學,並融合當時流行的寒食散(五石散)療法與養生思想,對風寒濕痹、內傷雜病等證治頗有心得。

據史料推測,崔景鳳的醫術可能受《黃帝內經》與《傷寒雜病論》影響,重視陰陽五行與臟腑辨證。尚藥典禦一職需精通藥性配伍,故其對本草學(如《神農本草經》所載藥物)的應用應有深入研究,尤其擅長結合君臣佐使理論調製複方,以適應宮廷貴族複雜的體質與病症。

家族醫學傳承

崔氏一門為南北朝醫學世家,其兄崔景哲亦以醫術聞名,兄弟二人共同延續家族醫學傳統。此現象反映當時中醫知識的傳承仍以家族或師徒相授為主,且醫者多兼通內科、本草及針灸。崔景鳳的宮廷職務更顯示,其醫術不僅限於理論,更需具備應對急症、調理慢性病及藥膳養生的實務能力。

歷史評價與影響

崔景鳳雖無專著傳世,但其任職尚藥典禦的經歷,可推測其對宮廷醫學的規範化與方劑整理有所貢獻。南北朝醫官制度逐步完善,崔氏家族的醫學實踐亦為後世醫家如巢元方、孫思邈等提供了臨床參考。其融合家學與時代特色的診治理念,成為中古時期中醫發展的重要縮影。

崔景鳳之生平,體現了南北朝醫家兼重理論與實務的特質,其於宮廷醫學中的地位,更彰顯中醫在當時政治與社會中的關鍵角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