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心熱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心熱
心熱是指由於心臟功能失調,導致心臟熱量過剩的一種病理狀態。心熱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種:
- 情志不遂:長期情緒不穩定,容易生氣、發怒,會導致肝氣鬱結,化火上擾心臟,從而引起心熱。
- 飲食不節:過食辛辣、燥熱之物,會加重心臟的負擔,導致心熱。
- 勞累過度:過度勞累會損傷心臟,導致心臟功能下降,從而引起心熱。
- 疾病因素:一些疾病,如高血壓、冠心病等,會導致心臟功能受損,從而引起心熱。
心熱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- 心煩意亂:心熱患者常常會感到心煩意亂,坐立不安,甚至會出現失眠、多夢等症狀。
- 口乾舌燥:心熱患者常常會感到口乾舌燥,需要經常喝水。
- 面紅耳赤:心熱患者的面部和耳朵會出現潮紅的症狀。
- 小便黃赤:心熱患者的小便顏色會變得比較黃,而且還會出現尿頻的症狀。
- 舌紅苔黃:心熱患者的舌頭會發紅,而且舌苔會變得比較黃。
- 脈數加快:心熱患者的脈搏會加快,而且脈搏的跳動會比較有力。
心熱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- 清心瀉火:清心瀉火是治療心熱的主要方法,常用的中藥有黃連、黃芩、梔子、知母、生地等。
- 養心安神:養心安神可以緩解心熱患者的焦慮、煩躁等症狀,常用的中藥有柏子仁、酸棗仁、遠志、合歡皮等。
- 活血化瘀:活血化瘀可以改善心臟的血液循環,緩解心熱患者的胸悶、心悸等症狀,常用的中藥有丹參、赤芍、桃仁、紅花等。
- 其他治療方法: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還可以採取其他治療方法,如針灸、推拿、按摩等。
心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幾點:
-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激動。
- 飲食要清淡,少吃辛辣、油膩、甜食。
-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- 定期檢查,早發現早治療。
心熱是一種常見的病症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心臟功能受損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心熱患者一定要重視治療,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調理,以免病情加重。
心熱的古籍記載
- 《黃帝內經》:「心熱則煩躁,心煩則不得眠,不得眠則神不守舍,神不守舍則恐怖。」
- 《傷寒雜病論》:「心煩者,小柴胡湯主之。」
- 《金匱要略》:「心下煩熱,乾嘔,短氣,心煩,不得眠,小便不利,大便難,舌苔黃,脈數,此為心下有熱,小柴胡湯主之。」
- 《溫病條辨》:「心熱者,其脈洪大而數,面赤,口渴,小便黃,舌紅,苔黃,此為心火盛,宜用瀉心湯清心火。」
- 《幼科推拿秘書》:「心熱者,額上先赤,心煩心痛,掌中熱而口穢,或壯熱飲水,巳午時益甚,宜瀉心湯、導赤散、安神丸。」
心熱是一種常見的病症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心臟功能受損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心熱患者一定要重視治療,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調理,以免病情加重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