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心熱多驚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心熱多驚,證名。見《太平聖惠方》。症見夢中囈語,煩悶多驚。由於小兒素有鬱熱,臟腑壅滯,氣血不和,心神煩亂。治宜清熱鎮驚,用赤茯苓散。

心熱多驚,是小兒常見的一種病證。多見於小兒,以3歲以下的小兒為多。其主要臨床表現為:

  1. 夢中囈語:小兒在睡夢中,常常會說一些夢話,內容往往是一些恐怖的場景,或者是一些不愉快的事情。
  2. 煩悶多驚:小兒情緒不穩定,容易煩躁,而且容易受到驚嚇。
  3. 面色發紅:小兒的面色發紅,而且有發熱的表現。
  4. 舌苔薄白:小兒的舌苔薄白,而且有口乾舌燥的表現。
  5. 脈象弦數:小兒的脈象弦數,而且有心慌氣短的表現。

心熱多驚的病因,主要是由於小兒素有鬱熱,臟腑壅滯,氣血不和,心神煩亂所致。治療上,宜清熱鎮驚,用赤茯苓散。赤茯苓散由赤茯苓、白朮、茯苓、澤瀉、木通、車前子、甘草等組成,具有清熱利濕、健脾滲濕、寧心安神的作用。

赤茯苓散的用法用量,一般為每次10克,每日3次,水煎服。治療期間,應注意飲食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如果症狀較重,可以配合其他治療方法,如針灸、推拿等。

心熱多驚的預防,主要是注意小兒的飲食和生活習慣。飲食上,應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,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。生活上,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,不要熬夜。如果小兒出現心熱多驚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