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心熱驚啼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心熱驚啼

病名:心熱驚啼,是指心經有熱而引起的驚啼。

結合書籍:此病名出自《普濟方》。《普濟方》卷一百三十三記載著《心熱驚啼》的治療方法,即使用柏子仁散。

症狀特徵:心熱驚啼伴有舌尖紅。驚啼是一種常見的兒科疾病,多見於嬰幼兒,尤其在夜間。其主要症狀包括突然啼哭、哭聲高亢、面色蒼白、手足冰涼、大汗淋漓、舌尖紅、脈細數。

治療方法:治療心熱驚啼主要以清熱寧神為主。其中《普濟方》推薦使用柏子仁散,該方藥組成包括柏子仁、甘草、當歸、白芍藥、茯苓、人參、白朮、天冬、麥冬、五味子、黃連、黃芩、半夏、生薑、大棗等十四味藥材。每次服用三錢,加水煎煮至七分,去滓後溫服。

現代研究及功效:現代研究認為柏子仁散具有鎮靜安神、抗驚厥、抗炎、抗氧化、降血壓、降血糖、抗腫瘤等作用。因此,柏子仁散對於心熱驚啼的治療具有一定效果。

柏子仁散

出處:柏子仁散出自《普濟方》卷一百三十三。

組成:柏子仁(炒)三兩、甘草(炙)一兩、當歸(酒洗)一兩、白芍藥(酒洗)一兩、茯苓(去皮)一兩、人參(去蘆頭)一兩、白朮(炒)一兩、天冬(去心)一兩、麥冬(去心)一兩、五味子(炒)一兩、黃連(酒炒)一兩、黃芩(酒炒)一兩、半夏(洗)一兩、生薑(切)三片、大棗(擘)十枚。

以上十四味藥材,搗碎並混合製成散劑。

用法用量:每次服用三錢(約9克),加水煎煮至七分,去除渣滓後溫服。

主治:柏子仁散主治心熱驚啼,舌尖紅。

天王補心丹

出處:天王補心丹出自《醫學心悟》。

組成:天冬(去心)一兩、麥冬(去心)一兩、五味子(炒)一兩、黃連(酒炒)一兩、黃芩(酒炒)一兩、半夏(洗)一兩、生薑(切)三片、大棗(擘)十枚。

以上十味藥材,搗碎並混合製成散劑。

用法用量:每次服用三錢(約9克),加水煎煮至七分,去除渣滓後溫服。

主治:天王補心丹主治心熱驚啼,舌尖紅。

心熱驚啼的預防

心熱驚啼的預防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天氣變化,避免受涼感冒。

  2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
  3. 注意飲食營養,多吃新鮮蔬果。

  4. 適當運動鍛鍊,增強體質。

  5. 定期體檢,早發現早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