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心熱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心熱證

心熱證是一種中醫病證名,指心經有熱而出現的症狀。主要特徵包括面部潮紅赤腫、絡脈血管充盈、煩躁不寧、睡眠不穩、口舌生瘡、頭痛和頰部潮紅等。

根據《素問.痿論》記載:「心熱者,面色赤而絡脈溢。」根據《聖濟總錄》記載:「一般來說,心屬於火屬性,不耐受熱,當受到疾病的侵襲時容易產生心熱,心熱會導致血液循環不順暢,從而引發煩躁、睡眠困擾、口舌生瘡、頭痛和頰部潮紅等症狀。」

心熱證可分為虛實兩類,分別為心虛熱證和心實熱證。

以下是心熱證的臨床表現:

  1. 面赤:由於心經有熱,導致面部血液充盈,出現面赤的現象。
  2. 絡脈血溢:由於心經有熱,影響心主血脈,使血脈充盈,出現絡脈血溢的現象。
  3. 煩躁:由於心主神志,心熱使心神不安,出現煩躁情緒。
  4. 睡臥不寧:由於心熱使心神不安,導致睡眠不穩定。
  5. 口舌生瘡:由於心熱耗傷津液,導致口舌生瘡。
  6. 頭痛頰赤:由於心熱血充盈,引起頭痛和頰部潮紅。

心熱證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:

  1. 外感熱邪:外界熱邪入侵心經,引起心熱證的發生。
  2. 內生熱邪:內生熱邪可能由飲食不節、情志不遂、過度勞累等因素引起,進而導致心熱證的發生。

治療心熱證的方法主要為清心瀉火。可以使用一些中藥,如生地黃、丹皮、赤芍、黃連、黃芩、知母、天花粉、麥冬、石斛、玉竹等來治療。這些中藥具有清熱涼血、活血化瘀、瀉火解毒、養陰生津等功效,可以緩解心熱證的症狀。

預防心熱證可以遵循以下方法:

  1. 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2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3. 適當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4. 適度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5. 定期進行體檢,早期發現並治療潛在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