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心手少陰經病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心手少陰經病證

心手少陰經病證,是指手少陰心經經氣運行失常所導致的一系列病症。此病證主要源於心經氣血失調,或外邪侵襲經脈,影響心臟及其所屬絡脈的功能。

病因病機

手少陰心經起於心中,屬心絡小腸,其循行路線自胸中出腋下,沿上臂內側後緣下行至小指末端。若心經氣血瘀滯、陰虛內熱,或感受寒熱之邪,均可導致經氣失和,引發相應症狀。

臨床表現

根據《靈樞·經脈》記載,手少陰心經病證可分為「是動病」與「所生病」兩類:

  1. 是動病(經氣異常)

    • 嗌乾:心經上行咽喉,心火上炎則咽喉乾燥。
    • 心痛:心氣鬱滯或血瘀,可見胸悶、心痛。
    • 渴而欲飲:心火耗傷陰液,導致口乾渴飲。
    • 臂厥:經氣逆亂,手臂內側氣血運行不暢,甚則麻木逆冷。
  2. 所生病(心臟及經脈所主病症)

    • 目黃:心熱上蒸,影響肝膽,致目睛黃染。
    • 脅痛:心經支脈貫膈絡小腸,氣滯則脅下疼痛。
    • 臑臂內後廉痛厥:經脈循行部位氣血不暢,上臂及前臂內側後緣疼痛或厥冷。
    • 掌中熱痛:心陰不足或心火熾盛,掌心灼熱疼痛。

此外,《脈經·心手少陰經病證》補充:

  • 善悲、喜笑不休:心神失養或心火亢盛,情志異常。
  • 煩心短氣:心氣虛或痰火擾心,胸中煩悶、呼吸短促。
  • 手掌煩熱、不得臥:陰虛內熱,虛火擾動,致手足心熱、失眠。

證候分析

  • 心火上炎:以咽乾、口渴、舌瘡、掌中熱為主,舌尖紅赤,脈數。
  • 心氣虛弱:見心悸氣短、神疲乏力,脈弱或結代。
  • 心血瘀阻:表現為心胸刺痛、舌暗紫,脈澀。
  • 心陰不足:症見五心煩熱、盜汗、失眠,舌紅少苔。

經絡辨證

手少陰心經病證多與小腸經(手太陽)表裡相應,若兼見小腸經症狀(如耳聾、肩臂外後側痛),可能為經別同病。此外,心腎不交(少陰同病)亦常見心經與腎經症狀並見,如心悸伴腰膝痠軟。

此病證屬中醫經絡辨證範疇,臨床需結合四診,辨明虛實寒熱,以針灸或藥物調理經脈氣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