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心痛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心痛
心痛,病證名,指胸脘部疼痛的統稱,首見於《靈樞·經脈》。此證涵蓋範圍廣,涉及心臟本身及周邊臟腑經絡病變。
主要分類與病機
1. 心經本臟病變
《諸病源候論》指出:「心為諸藏主而藏神,其正經不可傷」,若病及心之本經,則發為:
- 真心痛:心之正經受邪,症見胸膺部劇痛徹背,《靈樞·厥病》描述其「旦發夕死,夕發旦死」,屬危重證候
病機多責之:
- 風冷邪氣內犯,如《諸病源候論》所言:「心有支別之絡脈,其為風冷所乘」
- 心陽衰微,無力溫運血脈
- 瘀血阻絡,心脈痹阻
- 痰濁內聚,閉塞心竅
2. 胃脘病變
《丹溪心法》明言:「心痛即胃脘痛。」此類實指心下胃脘部位疼痛,應詳參胃脘痛相關論述。
詳細分型
古籍載有多種心痛分類,主要包含:
- 厥心痛:五臟氣逆犯心所致,《難經》分為腎、胃、脾、肝、肺心痛
- 九種心痛:蟲、注、風、悸、食、飲、冷、熱、去來痛
- 實證心痛:
- 大實心痛:寒邪積滯,心胸痞硬
- 血心痛:瘀血阻絡,痛如錐刺
- 氣心痛:情志所傷,脹痛走竄
- 食心痛:食滯中焦,脘脹拒按
- 虛證心痛:
- 冷心痛:陽虛陰盛,得溫稍減
- 熱心痛:火邪攻衝,灼熱煩躁
- 蟲積心痛:蛔蟲擾動,痛發驟劇
- 飲心痛:水飲停聚,心下水聲漉漉
- 悸心痛:心悸怔忡伴胸痛
治法要旨
治療當辨證施治,常用治法包括:
- 溫通心陽:用桂枝、附子等
- 活血化瘀:取丹參、川芎之類
- 祛痰通絡:選瓜蔞、薤白之屬
- 理氣止痛:如檀香、降香等
- 和胃降逆:法半夏、陳皮等
心痛一證,輕重懸殊,臨證需細審病位深淺(絡脈或正經)、病性虛實,以及是否兼夾他證,方可準確施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