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心下悸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心下悸是指心下(胃)惕惕然跳動的情況。《內經》中並沒有提到心下悸這個名稱,但《素問·痹論》中有一句提到「心痹者,脈不通,煩則心下鼓」。《黃帝素問直解》中解釋道:「鼓,猶動也。」這說明瞭「心下鼓」含有心下悸動的意思。

心下悸首次出現在《傷寒論》中,並有專門討論「驚悸」的章節。《諸病源候論》則有關於「傷寒悸候」的描述,重點討論了《傷寒論》中的「心下悸」症狀。成無己在《傷寒明理論》中將「悸」列為專題討論。之後,歷代醫家將悸(包括心下悸)歸入「驚悸」、「怔忡」疾病門類中討論。然而,對於心下悸的闡述仍未超出《傷寒論》的範圍。

心下悸、心悸、臍下悸的發作部位不同。本文所提到的心下悸是指胃脘部。關於其他部位的悸動,可以參考相關論述。

常見證候:

  1. 水氣凌心心下悸:心下經常跳動,多飲則更明顯,並伴有頭暈、嘔吐、小便不利、脈搏滑。舌體較大,舌苔滑白潤。

  2. 心陽不振心下悸:心下悸動不安,按壓稍有緩解,同時還伴有氣短、胸悶、畏寒、四肢不溫、舌質淡紅、脈搏弱小。

  3. 陰虛火旺心下悸:心下不規則地跳動,時而發作時而停止,還伴有五心煩熱、兩顴紅、頭暈耳鳴、脈搏細數、舌質紅、舌苔較少。

  4. 痰火相搏心下悸:心下悸動煩亂,容易驚嚇,口苦,失眠多夢,或有嘔吐黏痰,脈搏滑數,舌質紅,舌苔黃膩。

鑒別分析:

水氣凌心心下悸與心陽不振心下悸:這兩者之間有密切關聯,水氣凌心是基於心陽虛弱的基礎上發生的。相比之下,前者屬於邪氣偏盛,後者則屬於正氣虛弱,並且兩者可以相互轉化。水氣凌心心下悸是由於胃中停留的飲水,未能散佈而上逆至心臟所致。“心遇寒害畏水,水既內停,心就感到不安(《傷寒明理論》)。心陽不振心下悸則是由於“陽氣內弱,心下虛空,正氣內動,從而出現悸動”(《傷寒明理論》)。這兩者的鑒別要點是:水氣凌心心下悸在飲用水後悸動加劇,小便不暢,伴有頭暈,脈搏弦滑,舌較大。心陽不振心下悸則以病人“交叉手以掩心”,有按壓能稍有緩解的特點,伴有氣短、畏寒、脈搏虛弱。治療水氣凌心心下悸宜蠲飲通陽,可選用茯苓甘草湯或半夏麻黃丸。治療心陽不振心下悸宜溫通心陽,可選用桂枝甘草湯或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。

陰虛火旺心下悸與痰火相搏心下悸:這兩者都與邪熱擾亂有關,脈搏均可出現數據。但是,陰虛火旺心下悸主要是陰虛為本,火盛為標,火屬陽氣,陽氣主動作用,而陰虛無法承受其機能,所以出現悸動。這種心下悸伴隨著五心煩熱、脈細數、兩顴紅、舌苔較少等特點。治療宜滋陰降火,可以選用知柏地黃丸。痰火相搏心下悸則主要是以痰為主,火為標,即“痰飲停滯於中焦,阻礙經絡暢通,從而引發相互衝擊的心下悸動”(《證治準繩》)。此時心下悸動煩亂,容易驚嚇、口苦、脈搏滑數,舌質紅、舌苔黃膩等特點。治療宜清熱化痰,可用導痰湯。

心下悸是病人自覺的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