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心小腸俱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心小腸俱虛是一種病證,指的是心與小腸兩經都虛弱。病症表現為四肢冰冷,腹瀉,氣虛慢言,面色蒼白,精神疲憊,食慾不振,大便稀薄,小便頻繁,舌淡苔白,脈搏細弱。

心小腸俱虛的病因多為久病體虛、過度勞累、飲食不節、情緒不順、外感六淫等因素,造成心和小腸兩經的氣血不足,陰陽失調,從而引發這種病症。

中醫治療心小腸俱虛的方法主要是以補中益氣為主,可以使用四君子湯、補中益氣湯等方劑進行治療。

除了藥物治療,食療也是治療心小腸俱虛的重要方法之一。可以選用黃芪粥和白朮粥補益脾胃,改善病情。

預防心小腸俱虛需要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在飲食上應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盡量少吃生冷油膩的食物。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激動也是重要的預防措施。

患有心小腸俱虛的人應該定期就醫進行檢查,及時發現病情並接受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