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心虛膽怯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心虛膽怯是指心中感到空虛,容易恐懼的一種中醫病證。它多因心血不足和心氣衰弱所致,並與精神因素有關。這種症狀可見於某些虛弱證、貧血和神經官能症等疾病。治療心虛膽怯的方法主要包括養心安神和溫膽安神。

根據《醫宗金鑒·雜病心虛膽怯》的描述,心虛膽怯主要有以下臨床表現:

  1. 心中感到空虛,容易恐懼。
  2. 心悸,心跳急速,失眠多夢。
  3. 健忘和記憶力減退,精神恍惚。
  4. 身體無力和倦怠,食慾不振。
  5. 大便軟或稀,小便頻繁。
  6. 舌苔淡白,脈搏細弱無力。

治療心虛膽怯的方法主要有兩種:養心安神法和溫膽安神法。養心安神的常用方劑有歸脾湯、天王補心丹和安神定志丸等。溫膽安神的常用方劑有半夏白朮天麻湯和膽虛丸等。

預防心虛膽怯需要注意以下事項: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時間,避免過度勞累;保持愉快的心情,避免精神刺激;飲食調養,多攝取營養豐富的食物,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;適度參加體育活動,增強體質。

心虛膽怯是一種常見的中醫病證,它對人們的身心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。因此,我們需要重視心理健康,適時地進行治療和預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