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心虛自汗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心虛自汗,病證名。心之氣血不足,心液外泄所致自汗症。見《證治匯補.汗病章》。症見自汗、怔忡恍惚等。治宜補心養血以斂汗,選用天王補心丹、歸脾湯等方。參見自汗條。
心虛自汗是指由於心氣、心血不足,心液外泄所致的自汗。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自汗、心悸、怔忡、健忘、失眠、神疲乏力、面色蒼白、舌淡苔白、脈細弱等。
心虛自汗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- 先天不足:由於先天稟賦不足,心氣、心血不足,導致心液虧虛,易於自汗。
- 後天失養:由於後天飲食不節,勞逸失度,或大病久病,耗傷心氣、心血,導致心液不足,易於自汗。
- 情志不遂:由於情志不遂,憂思過度,肝氣鬱結,心氣失舒,心液外泄,導致自汗。
- 外感六淫:由於外感風寒、暑濕等邪氣,侵襲心臟,耗傷心氣、心血,導致心液不足,易於自汗。
心虛自汗的治療,以補心養血、斂汗止汗為主。常用方藥有天王補心丹、歸脾湯、生脈散等。
心虛自汗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- 平時注意飲食調養,多吃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,如瘦肉、魚蝦、豆製品、蔬菜、水果等。
- 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-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- 注意防寒保暖,避免受涼。
- 定期進行體檢,及早發現和治療心血管疾病。
心虛自汗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如果治療及時,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。但如果長期不治療,可能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如果出現自汗、心悸、怔忡等症狀,一定要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