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心主汗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心主汗是中醫學的一個生理學名詞,指汗為五液之一,屬心。《靈樞.九針論》中記載:「心主汗,……此五液所出也。」汗與血是同源異流,臨床上許多汗症與心有關,如心陰虛,心火內擾,出現盜汗;心陽虛,衛陽不固,出現自汗;心氣熱也可見汗出;發汗太過,可傷心陰而致亡陽;心氣垂竭時,每見汗出如油等。故有「汗為心之液」,「奪血者無汗,奪汗者無血」的理論。

汗為心之液,是指汗液與心臟有密切關係。汗液是由心臟推動血液循環,通過肺部的呼吸作用而排出體外的。心臟是人體的一個重要器官,它負責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各個部位,並將血液中的廢物排出體外。汗液是人體調節體溫的重要方式,當人體體溫過高時,汗液會通過蒸發帶走熱量,從而起到降溫的作用。

心主汗,是指心臟對汗液的分泌和排泄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。當心臟功能正常時,汗液的分泌和排泄就會正常。如果心臟功能出現異常,就會影響到汗液的分泌和排泄,從而導致出汗異常。

出汗異常是指汗液的分泌和排泄出現異常,常見的出汗異常有以下幾種:

  1. 盜汗:盜汗是指夜間睡眠時出汗,醒後汗止。盜汗多見於陰虛火旺、心脾兩虛、肺陰虛等患者。
  2. 自汗:自汗是指不因外界因素而自發出汗。自汗多見於氣虛、陽虛、陰虛等患者。
  3. 癰瘍:癰瘍是指皮膚上出現的化膿性腫塊。癰瘍多見於肺熱、胃熱、濕熱等患者。
  4. 脫汗:脫汗是指大量出汗,以至虛脫。脫汗多見於高熱、中暑、心力衰竭等患者。

心主汗,是指心臟對汗液的分泌和排泄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。當心臟功能正常時,汗液的分泌和排泄就會正常。如果心臟功能出現異常,就會影響到汗液的分泌和排泄,從而導致出汗異常。因此,心主汗是人體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