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醋嗆哮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醋嗆哮,又稱醋哮,為中醫病名之一,指因醋液嗆入氣管,引發氣道刺激而導致的哮吼症狀。此症屬外物觸擾肺系之實證,其病機多因醋性酸收,驟入氣道,致使肺氣壅滯,宣降失司,痰氣搏結而發為哮鳴。
病因病機
醋性酸澀,中醫認為「酸先入肝」,過酸之物易斂滯氣機。若誤吸醋液入喉,其酸烈之性直犯肺管,引動伏痰,痰隨氣升,阻塞氣道,故見咳嗽氣促、喉中哮鳴有聲。此症雖屬外因觸發,然患者平素若有痰飲內伏或肺氣虛弱之體質,更易誘發劇烈反應。
臨床表現
症見突發嗆咳不止,喉間哮吼如拽鋸,呼吸急促,胸膈滿悶,甚則面赤唇紫,痰黏難咯。其特點為發作與醋嗆直接相關,且多無外感寒熱表證,與風寒哮、痰熱哮等內傷哮證有別。
治法與方藥
傳統治法以清肺化痰、緩急降逆為主。如《醫略六書·雜病證治》載方:
- 豬膽汁浸甘草丸:
取甘草二兩(劈開),浸豬膽汁五枚中五日,炙乾研末,蜜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至三錢,臨臥以茶清送下。
方中甘草甘緩和中,解醋毒之酸斂;豬膽汁苦寒,清熱化痰、通利氣道;蜜丸潤肺,茶清下引藥入肺經。此方意在緩解醋毒之斂滯,疏達肺氣。
辨證延伸
醋嗆哮雖屬急症,然中醫辨證需分虛實:
- 實證:痰鳴氣粗,聲高息湧,苔膩脈滑,宜豁痰利氣,可參用射干麻黃湯加減。
- 虛證:哮鳴聲低,氣短乏力,脈細弱,當兼顧脾肺,可合六君子湯化裁。
此症古籍記載雖簡,然揭示中醫對「異物傷肺」之獨特辨治思路,結合體質調理與藥物特性,以達標本兼顧之效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