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辛生肺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辛生肺

辛生肺為中醫生理學中的重要概念,源自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,闡述五味(辛、甘、酸、苦、鹹)與五臟(肺、脾、肝、心、腎)之間的對應關係。中醫理論認為,辛味與肺臟同屬五行中的「金」,故辛味食物或藥物能循五行相生之理,助益肺氣,稱為「辛生肺」或「辛補肺」。

理論基礎

  1. 五行歸屬
    中醫以五行(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)歸納自然與人體現象。辛味性散、行氣,與肺的「宣發肅降」功能相通;肺主氣司呼吸,五行屬金,辛味亦屬金,故兩者相應。《素問》云:「西方生燥,燥生金,金生辛,辛生肺。」明確指出辛味能滋養肺臟。
  2. 氣機調節
    辛味具有宣散、行氣、活血之效,能助肺氣宣發,暢通氣機。肺為「華蓋」,主皮毛而司衛外,辛味藥物如麻黃、桂枝可發汗解表,正是通過激發肺氣以驅散外邪。
  3. 補瀉關係
    「辛補肺」並非單純滋補,而是透過辛味的升散特性,恢復肺的正常功能。例如,肺氣虛者可用黃耆(甘辛溫)益氣固表;肺寒者用乾薑(辛熱)溫肺化飲,均屬「辛生肺」的具體應用。

臨床體現

  • 辛味入肺經:如蔥白、紫蘇、薄荷等,能解表散邪,改善風寒咳嗽。
  • 辛潤理論:部分辛味藥如杏仁、半夏,兼具潤肺之效,體現「辛能潤」的雙重作用(見《內經》「辛以潤之」)。
  • 配伍運用:常與甘味同用(如甘草),遵循「辛甘化陽」之法,強化溫補肺陽的效果。

與其他臟腑的互動

肺金與肝木(酸味)、心火(苦味)存在生剋關係。過食辛味可能「金克木」而傷肝,或「火剋金」而耗肺陰,故需辨證調配。然此處專論「辛生肺」之生理機制,其餘交互則不贅述。

總結,「辛生肺」理論深植於中醫五行與臟象學說,通過辛味調動肺氣,維繫人體氣機平衡,為藥食同源的重要指導原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