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辛溫解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辛溫解表是一種治療學術語,指用性味辛溫的藥物發散風寒,解除表證的治法。適用於風寒表證及風濕[1]、風水[2]兼有表邪[3]者。以惡寒[4]重,發熱輕,無汗,頭身痛,苔薄白[5],脈浮緊為主症。常用藥物有麻黃桂枝、紫蘇、荊芥羌活防風白芷細辛藁本等。代表方劑麻黃桂枝香蘇散等。

辛溫解表[6]的理論依據是《黃帝內經》中“風寒之邪,客於皮毛腠理開,汗出則愈”的論述。辛溫解表的機理是辛溫藥物能發散風寒,宣通肺氣,促進汗液排出,從而解除表證。

辛溫解表的臨床應用十分廣泛,可用於治療感冒、流感、肺炎、支氣管炎、鼻炎、咽炎、扁桃體炎、中耳炎等多種疾病

辛溫解表的注意事項是:

  1. 辛溫解表藥物性味辛溫,有發汗、解表的作用,因此不宜長期服用,以免耗傷津液。
  2. 辛溫解表藥物有一定的刺激性,因此不宜過量服用,以免引起胃腸道不適。
  3. 辛溫解表藥物不宜與寒涼藥物同用,以免影響藥效。
  4. 辛溫解表藥物不宜與滋補藥物同用,以免影響藥效。
  5. 辛溫解表藥物不宜與酒同用,以免加重胃腸道刺激。

辛溫解表是中醫治療風寒表證的常用方法,但在臨床應用時,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辨證施治,方能取得良好的療效。

以下是辛溫解表的古籍原文:

黃帝內經》:“風寒之邪,客於皮毛,腠理開,汗出則愈。”

傷寒論》:“太陽病發熱惡寒,身疼痛,無汗,脈浮緊者,麻黃湯主之。”

金匱要略》:“太陽病頭痛發熱,身疼痛,無汗,脈浮緊者,桂枝湯主之。”

溫病條辨》:“風寒表證,惡寒重,發熱輕,無汗,頭身痛,苔薄白,脈浮緊者,辛溫解表法主之。”

中醫學大辭典》:“辛溫解表,治療學術語。指用性味辛溫的藥物發散風寒,解除表證的治法。適用於風寒表證及風濕、風水兼有表邪者。以惡寒重,發熱輕,無汗,頭身痛,苔薄白,脈浮緊為主症。常用藥物有麻黃、桂枝、紫蘇、荊芥、羌活、防風、白芷、細辛、藁本等。代表方劑有麻黃湯、桂枝湯、香蘇散等。”

參考資訊


  1. 風濕病 - A+醫學百科

  2. 风水(汉语词语)_百度百科

  3. 表邪_360百科

  4. 恶寒_百度百科

  5. 舌苔薄白,舌苔薄白的治疗_舌苔薄白的原因,舌苔薄白怎么办_症状百科

  6. 背解表剂(一)辛温解表剂 - 知乎 - 知乎专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