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中醫典籍《新編針灸學》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新編針灸學

針灸,也稱為砭刺針砭針灸術針灸醫學,是中醫學的一種治療方法。它使用毫針或火針等特定工具刺入人體穴位,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針灸起源於遠古時代,經過漫長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臨床經驗。

新編針灸學是魯之俊編著的一本針灸著作。該書是根據作者在解放戰爭時期部隊學習針灸的講稿編寫而成。書中簡要介紹了針灸的理論和方法,以及全身主要的針灸穴位、功能和一些常見病的相關穴位。此外,書中還附有某位軍醫治療效果的統計表。新編針灸學於1950年由重慶人民出版社出版。

針灸的理論

針灸的理論基礎是陰陽五行學說。陰陽五行學說認為,宇宙萬物都由陰陽兩種對立統一的力量構成,五行(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)是構成自然界各種事物的基礎。針灸認為,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,各個臟腑、經絡和穴位之間相互聯繫並相互影響。通過針灸刺激穴位,可以調節陰陽、疏通經絡、扶正祛邪,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

針灸的方法

針灸的方法主要包括刺法灸法按摩法。刺法是指使用毫針刺入穴位,根據不同的病情使用不同的針刺手法,例如平補平瀉、平刺透穴、提插捻轉等。灸法是指使用艾條在穴位上進行燻灼,根據不同的病情使用不同的艾灸方法,例如雀啄灸、雀尾灸、溫灸、隔姜灸等。按摩法是指使用手指按摩穴位,根據不同的病情使用不同的按摩手法,例如推法、揉法、點法、拿法等。

針灸的臨床應用

針灸在臨床上廣泛應用於內科、外科、婦科、兒科、五官科等多個範疇。在內科方面,針灸常用於治療感冒、咳嗽、哮喘、胃痛、腹瀉、便祕、失眠、頭痛、眩暈等疾病。在外科方面,針灸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、骨折、腰腿痛、肩周炎、網球肘等疾病。在婦科方面,針灸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、痛經、不孕症等疾病。在兒科方面,針灸常用於治療小兒腹瀉、便祕、夜啼、遺尿、哮喘等疾病。在五官科方面,針灸常用於治療耳鳴、耳聾、鼻炎、鼻竇炎、咽喉炎、口腔炎等疾病。

針灸的注意事項

針灸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,但在使用時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
  • 進行針灸前要告知醫生自己的病史和過敏史。
  • 進行針灸時要注意保持針具的衛生。
  • 進行針灸後要注意休息,避免劇烈運動。
  • 進行針灸後如果出現不適症狀,應及時就醫。

新編針灸學是一本內容簡要、論述明白的針灸著作,初學者可以通過閱讀此書對針灸有一定的瞭解。然而,由於書中內容有限,讀者在使用時還需要參考其他相關資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