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新生浴兒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新生浴兒

「新生浴兒」乃中醫傳統之新生兒保健法,記載於《奇效良方》。此法運用藥浴以潔淨肌膚、疏通腠理,並達防病之效,尤重初生之際調攝陰陽,順應天時。

藥浴配伍與原理

其核心方劑為「五根湯」,由桃根、柳根、楝根、梅根、槐根組成,另佐白芷、苦參。五根取五行相生之義,對應五臟氣機:

  • 桃根:入肝經,活血行氣,《本草綱目》載其「辟穢惡」。
  • 柳根:性涼,走肺與膀胱經,可祛風除濕。
  • 楝根:苦寒,清熱燥濕,尤善殺蟲。
  • 梅根:酸收斂肺,兼解胎毒。
  • 槐根:涼血解毒,主瀉大腸火。

輔以白芷辛溫散風,開竅透表;苦參苦寒清熱,燥濕斂瘡。全方寒溫並調,使初生兒腠理開闔有度,外邪難侵。

操作與適應

若遇暑熱時節,則以軟絹蘸藥液輕拭周身,避免腠理過開而耗氣。此舉既除胎穢,亦助氣血周流,符合《內經》「其未滿三日者,可汗而已」之治則,暗合小兒「純陽之體」需清解之理。

中醫理論依據

此法根源於「天人相應」思想。新生兒初離母體,陰陽未衡,藥浴可藉皮毛(孫絡)吸收藥性,調和營衛,並借草木生髮之氣助其生長。五根湯中諸藥多具升發之性,與小兒「肝常有餘」之生理特點相應,疏泄得宜則臟腑自安。

「新生浴兒」不僅為外治良法,更體現中醫「治未病」智慧,融藥性、經絡、五行於一體,為歷代醫家所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