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猝瘂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猝瘂,又稱暴喑,是指突然發生的聲音嘶啞,發音困難,甚至完全不能發聲的一種病證。

根據《素問玄機原病式·六氣為病》的記載,暴喑即猝瘂。

猝瘂的病因主要與外感風寒、風熱、風燥等邪氣侵襲,以及內傷痰濁、火熱、氣血虧虛等因素有關。

臨床上,猝瘂的主要表現是聲音嘶啞,發音困難,甚至完全不能發聲,患者還常伴有咽喉腫痛、咳嗽、痰多、胸悶、氣短等症狀。

根據不同的病因,猝瘂可以分為外感型、內傷型、痰濁型、火熱型和氣血虧虛型。

治療猝瘂的方法包括清熱解毒、利咽開音等。對於外感型猝瘂,可以使用銀翹散、桑菊飲等清熱解毒和疏風散寒的方法治療;對於內傷型猝瘂,可以使用二陳湯、三黃片等化痰止咳、清熱利咽的方法治療;對於痰濁型猝瘂,可以使用溫膽湯、二陳湯等化痰祛痰、利咽開音的方法治療;對於火熱型猝瘂,可以使用黃連解毒湯、補氣等清熱解毒、涼血利咽的方法治療;對於氣血虧虛型猝瘂,可以使用四物湯、歸脾湯等補氣養血、滋陰潤燥的方法治療。

預防猝瘂的方法包括注意保暖,增強體質,注意飲食,保持良好的心情,以及積極治療慢性咽炎、扁桃體炎等相關疾病。

猝瘂是一種常見的咽喉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聲帶損傷,甚至失聲。因此,一旦出現猝瘂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