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下士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中醫名詞「下士」詳解
「下士」在周代醫官體系中的地位
《周禮·天官冢宰》記載,周代建立了一套完備的醫事制度,根據醫者的技術水平與服務對象,將醫官明確劃分為上士、中士、下士三個等級。「下士」在此體系中位居最末,屬於基層醫療人員。此分級不僅反映醫者的社會地位,更體現了當時對醫療專業化與分科治療的重視。
「下士」的具體職掌範疇
瘍醫職責
周代下士主要擔任瘍醫,專司各類外科疾患:
- 腫瘍:包括癰、疽、癤等化膿性感染
- 潰瘍:處理創傷或疾病導致的皮膚破潰
- 金瘍:兵器所致的外傷治療
- 折瘍:骨折及關節脫位等損傷
其治療手段包含:
- 祝藥:早期巫醫結合的咒禁療法遺存
- 劀殺之劑:運用刮除腐肉與殺菌藥物
- 五毒之藥:採用汞、砷等礦物藥外敷
- 養肉藥:促進創面癒合的生肌藥物
獸醫職責
部分下士亦需兼理獸醫事務,負責:
- 家畜疾病:針對周代重要的軍事與農業用牲畜
- 療獸瘍:處理動物外傷與皮膚病
- 攻獸疾:治療動物內科病症
- 剔獸蠱:處理動物寄生蟲病
周代醫事制度的專業特點
-
分工體系:
- 上士:掌管王室醫療,精於脈診與方藥
- 中士:負責卿大夫階層,兼通內外科
- 下士:基層實務操作,精於外治技術
-
考核制度:
- 「十全為上」的績效考評標準
- 醫療失誤依程度受「制其食」的俸祿懲處
- 下士多考核其實際操作能力
-
教學傳承:
- 通過師徒相授方式培養
- 重視外科技法的實作訓練
- 知識體系包含早期解剖經驗
歷史演變中的意義
「下士」職位的設置,標誌著中醫早期專業化分工的萌芽:
- 外科獨立:與內科初步分野
- 技術傳承:形成特定操作規範
- 階級醫療:體現周代禮制影響
- 預防思想:包含動物疾病的防控概念
後世醫政制度雖有變革,但這種按技術分級、依專長分工的模式,仍持續影響歷代太醫院與地方醫療體系的建構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