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下燥治血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下燥治血:中醫治療原則

下燥治血是中醫臨床常用的一種治療原則之一。該原則強調滋陰養血,使陰液充滿以達到治療目的。下燥治血特別針對下焦的處理,包括肝、腎、脾、胃等臟器。當肝腎陰液受損且虛火內生時,表現為咽喉乾痛、痰中帶血、白天感到涼爽而晚上出現發熱等症狀。此時,宜以養陰滋養腎臟、調和金水的方法治療。常用的藥物包括西洋參、玄參、生地、麥冬、百合、阿膠等。肝腎陰傷、液燥生成風的病症也可以使用阿膠、雞子黃、牡蠣、龜板、鱉甲、白芍、玄參等藥物,重點是針對血分進行治療。

下燥治血是一種廣泛應用的中醫治療原則,對於肝腎陰傷、液燥生成風等病症具有良好的療效。

以下透過一個臨床案例來詳細說明下燥治血的治療原則。

臨床案例:

患者為一名45歲男性。主訴為咽喉乾痛、痰中帶血、白天感到涼爽而晚上出現發熱、乏力、腰膝酸軟。舌紅少苔,脈細而數。

進行西醫檢查發現血常規、肝功能和腎功能都屬於正常範圍。

根據中醫診斷,病人屬於陰虛火旺的情況。

治療原則為下燥治血。

處方為:西洋參3克、玄參10克、生地15克、麥冬10克、百合10克、阿膠10克(熔化後服用)。

服用該處方10劑後,症狀明顯改善。繼續服用20劑,所有症狀完全消失。在半年的隨訪檢查中,未發現症狀再次出現。

通過這個臨床案例,我們可以看到下燥治血這種治療原則具有有效性。對於肝腎陰傷、液燥生成風等病症具有良好的療效。

需要注意的是,下燥治血並非適用於所有疾病。對於一些實證、熱證的情況,不適合使用下燥治血。因此,在使用下燥治血之前,應先進行辨證論治,確定是否適合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