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蕭渙唐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蕭渙唐,清代醫家,字廉泉,江西廬陵(今吉安)人。生平事蹟記載較少,然其著作《醫脈摘要》二卷,於中醫學理與臨床實踐頗具貢獻,後收錄於《三三醫書》,為後世所重。
學術特色與著作內容
- 證候鑒別與脈診舌法
蕭氏重視臨床辨證,書中詳述相類證候之鑒別,如虛實、寒熱之疑似症狀。其論脈診,強調三部九候與臟腑對應關係,結合舌象變化(如苔色厚薄、潤燥)辨析病機,體現「四診合參」之傳統診法精髓。 - 時方歌賦與藥性歸經
附錄部分收錄時方歌訣,便於誦記,反映清代方劑學實用傾向;另撰藥性賦,以韻文歸納藥物性味(如黃連苦寒入心經)、功效及配伍禁忌,承襲《本草綱目》之分類邏輯,兼具啟蒙與臨床參考價值。 - 融入溫病理論
清代溫病學派興盛,蕭氏雖非專攻溫病,然書中論舌診時提及「絳舌營分熱」等溫病常見舌象,顯示其吸收葉天士衛氣營血辨證思路,反映時代學術交融。
歷史定位
蕭渙唐身處考據學盛行之乾嘉時期,其書以簡要實用見長,融合診法、方藥,堪為民間醫家臨證手冊之代表。雖無創新理論,然整理歸納之功,對中醫教育與基層醫療具傳承意義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