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蕭京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蕭京(約明代),字萬輿,號通隱子,福建晉江(今屬泉州)人,為明代中醫名家。其學醫緣起於自身體弱多病,少時患夢遺之疾,久治不癒,後隨父宦游至慈陽,得遇黃州名醫胡慎庵,經其調治三月而癒,遂拜師學藝,深得胡氏醫術真傳。
蕭京精研《內經》《難經》等經典,主張治病當以辨證論治為本,反對當時醫界舍本逐末之風。其臨床注重脈法與藥性,強調虛實辨證,擅長調理陰陽氣血失和所致諸症,尤對虛勞、遺精等病有獨到見解,療效顯著。
所著《軒岐救正論》(1644年刊行)凡六卷,為其畢生醫學心得之作。書中系統闡述中醫基礎理論,包含經絡學說、臟腑辨證、脈診心法及藥物配伍等,並批判時醫濫用溫補或攻伐之弊,提倡「治病必求其本」。其論述融合臨床實證,且語言平實,對後世中醫理論與實踐影響深遠。
蕭京之學術特色,在於結合丹溪養陰說與東垣補土法,重視脾腎雙補,認為「先天之本在腎,後天之本在脾」,尤適用於虛損性疾病的調治。其醫案中常見以六味地黃丸化裁治腎虛,或輔以四君子湯健脾益氣,體現標本兼顧的治療思想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