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脅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脅痛,是指兩脅肋部位疼痛的一種病症。兩脅為足厥陰、足少陽經循行所過,故脅肋疼痛多與肝膽疾患有關。

脅痛的常見證候包括:

邪犯少陽脅痛:脅痛,往來寒熱,胸脅苦滿,口苦,咽乾,目眩,耳聾,不欲飲食,心煩喜嘔,舌苔白滑,脈弦。

痰飲內停脅痛:懸飲,胸肋脹痛,咳唾、轉側、呼吸疼痛加重,氣短息促,苔白,脈沉弦或沉滑。

肝鬱氣結脅痛:脅痛以脹痛為主,痛無定處,疼痛每隨情志的變化而增減,胸悶不舒、善太息,脘腹脹滿,飲食減少,舌苔薄,脈象弦。

瘀血阻絡脅痛:脅痛如刺,痛有定處,入夜尤甚,脇肋下或有積塊,舌質紫暗或有瘀斑,脈澀。

肝膽濕熱脅痛:脅痛脹滿,口苦心煩,胸悶納呆,惡心嘔吐,目赤或黃疸,小溲黃,脈弦滑,舌苔黃膩。

肝陰不足脅痛:脇肋際痛,其痛悠悠不休,口乾咽燥,心中煩熱,頭目眩暈,或兩目昏花,視物不清,舌紅少苔,脈弦細而數。

脅痛的鑒別分析:

邪犯少陽脅痛與痰飲內停脅痛:兩證二為表證,一為裡證。邪犯少陽脅痛,其發病原因有二:一為風寒之邪直犯少陽經,二為由太陽傳入少陽所致。少陽經脈布於兩脇,寒邪外襲,少陽經氣不利,邪居半表半裡。其辨證要點為脅痛、胸脅苦滿、往來寒熱。痰飲內停脅痛,多因中陽素虛,復加外感寒濕,或為飲食勞傷,而使肺失通調,脾運轉輸無權,腎的蒸化失司,三者互為影響,水飲稽留,流注脅間,氣機升降失調,故胸脅疼痛。其辨證要點有胸脅痛,氣短息促,咳唾、轉側、呼吸時脅痛加重。

肝鬱氣結脅痛與瘀血阻絡脅痛:二證皆為實證,一為氣鬱,一為血瘀。肝鬱氣結脅痛、因情志不舒或暴怒傷肝,肝失條達,疏泄失職,而致肝氣鬱結。其辨證要點為脅痛以脹痛為主,疼痛游走不定,倏聚倏散,或見胸悶、善太息、情懷抑鬱不舒等肝氣鬱結的症狀;血瘀阻絡脅痛,多因平素肝氣不舒或肝氣鬱結,病久入絡,血流不暢,則瘀血停著。其辨證要點為脅絡痹阻,則胸脅刺痛、固定不移。

肝膽濕熱脅痛與肝陰不足脅痛:一為實熱證,一為陰虛證。肝膽濕熱脅痛,多因濕熱外侵或飲食不節,脾失健運,則生內濕,濕從熱化,侵及肝膽,使肝膽失去疏泄條達之功,而引起脅痛。其辨證要點為脅痛劇烈,胸悶納呆,小便黃赤,舌苔黃膩,脈弦滑或弦數;肝陰不足脅痛為脇肋隱痛,其痛悠悠不休,舌紅少苔、脈弦細而數。

脅痛的治療:

邪犯少陽脅痛治宜和解少陽,方選小柴胡湯加減。

痰飲內停脅痛治宜攻逐水飲,方選葶藶大棗瀉肺湯、香附旋覆花湯,身體壯實者可用十棗湯。

肝鬱氣結脅痛治療以疏肝理氣散結為主,宜柴胡疏肝散加減,脅痛甚者加青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