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信蟲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信蟲

釋義
信蟲為中醫婦科病名,指婦女每逢經期前夕,出現腰腹脹痛,繼而陰道內奇癢難忍,並排出形似鼠粘子(牛蒡子)之蟲狀物,其色多綠,數量可達數十枚,隨後月經始潮。此症或與現代醫學所稱「陰道滴蟲」相關,然中醫辨證著重於整體氣血失調及濕熱下注之病機。

病因病機

  1. 濕熱蘊結:因肝經濕熱下注,或脾虛運化失職,濕濁內生,鬱久化熱,侵擾任帶二脈,致陰器瘙癢,濕熱腐敗氣血,遂生蟲狀穢物。
  2. 衝任不調:經前氣血蓄積衝任,若胞宮素有瘀滯或濕熱,遇經血將行,氣機逆亂,蟲邪乘勢外發。
  3. 蟲毒侵蝕:古醫家認為「濕熱生蟲」,陰道濕熱環境易滋生穢蟲,與肝脾功能失和密切相關。

證候特點

  • 主症:經前腰腹脹痛,陰部瘙癢如蟲行,排出綠色粒狀物,質黏似蟲體。
  • 兼症:或見帶下黃稠、口苦咽乾、小便短赤、舌紅苔黃膩、脈弦滑數。

治法與方藥

  1. 清熱燥濕,殺蟲止癢

    • 主方:以酒製黃連為君藥,清瀉濕熱、解毒殺蟲;輔以白術健脾化濕,香附疏肝理氣,調暢衝任。
    • 製劑:諸藥研末,以米粥和丸,空腹吞服,取其緩消濕熱而不傷正氣。
  2. 臨證加減

    • 若帶下腥臭甚者,可加黃柏、梔子、蒼朮(如二妙散)以增強清熱燥濕之效。
    • 陰癢劇烈者,可外用苦參、蛇床子煎湯熏洗,以殺蟲止癢。

古籍參考
《婦人大全良方》等古籍載有類似症候,多歸於「陰癢」「帶下病」範疇,強調「蟲因濕熱而生」,治療需內服外治並重,調理肝脾為本。

現代關聯
此症與「滴蟲性陰道炎」臨床表現相近,然中醫治療不僅針對蟲邪,更重視調理濕熱體質及氣血平衡,體現「辨證求因」之特色。